1.df命令
df命令意思是汇报系统磁盘的使用用情况。
第一列为磁盘分区的名字,第二列为磁盘总大小单位是KB,第三列是磁盘使用多少,单位也是KB,第四列是可用,磁盘剩余(这一列是我们平时关注的重点),第五列是挂载点,实际是系统目录。Linux磁盘不能直接访问,必须要有挂载点才能读数据写数据,常用的命令是df -h,常用单位是Byte字节,KB M GB TB。、/dev/shm是系统内存大小是物理内存的一半,我们需要关注/dev/这种磁盘。看swap分区可用free命令查
df还有一个用法 df-i用来查看分区下面有多少个inode以及inode的使用情况,inode如果使用完了磁盘剩余空间再多也写不进文件。
df-m以兆显示没有-G也没有-B
2.du的用法
du-sh可以查看目录和文件的大小,当文件小于4KB也会显示4KB,一个快只能有一个文件
du-s 这个命令不会带单位。
3.磁盘分区
(1)对虚拟机进行增加硬盘先点设置之后一路保持默认设置,添加指定的空间后在重启一下虚拟机。fdisk -l可以查看系统有的磁盘的列出来。
fdisk也可以给磁盘分区fdisk+磁盘名字,fdisk分区格式mbr分区有一个特点最高支持2T,超过2T不能用fdisk,最多只有四个主分区想划分多个分区可以先划分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面在划分逻辑分区,主分区加扩展分区不能超过4,p查看分区,n创建一个分区,d删除一个一分区 w保存退出,q不保存退出,这个是创建分区时比较常用,扩展分区本身不支持格式化,不能再扩展分区里面直接写。
通过blocks可以查看大小,id查看文件类型的。如果删除逻辑分区,下一位分布会补上比如删除dev/sdb5 删除之后,原来逻辑分区/dev/sdb6会变成/dev/sdb5.删除主分区没有这样的性质,逻辑分区必须要连续,主分区号可以不连续。
4.磁盘格式化
(1)centos7 所支持的文件格式,xfs默认文进系统,/ /boot就是xfs,在centos6是ext4,cntos5是ext3,之前是ext文件系统。
查看文件系统是什么用mount命令,只需要关注/dev/sda这个磁盘就好了。
mke2fs格式磁盘的命令
mke2fs 有几个常用的命令
mke2fs -t指定秘钥格式化什么样的文件系统,不支持xfs格式
mke2fs -b指定块大小(前面说过 du命令可以查看文件大小,如果小于4KB,就会显示4KB,因为一个块最小就是4KB,哪怕写入一个字节 用du -sh也会显示4KB)
mkfs.ext这个可以格式化磁盘为ext形式,格式化的磁盘可以格式化很多次。
mkfs.ext() +磁盘。mke2fs -t ext() +磁盘名==mkfs.ext()+磁盘名
可以用mkfs.xfs - f +磁盘名来格式化磁盘
mke2fs -m +数字 +磁盘名,指定空间预留磁盘大小,开始默认为%5 改过之后变成0.1。
blkid查看磁盘系统类型
4个块对应一个inode,增加inode可以使用mke2fs -i 命令,8192其实就是8KB,改过之后变成1:2的关系最低只能一个块对应一个inode。
5.磁盘挂载
可以不分区直接格式化磁盘,只有格式化才能挂载文件系统。
挂在命令mount的用法
Linux系统中要想访问需要挂在到挂载点中,挂载点实际就是个目录。
mount +磁盘名 +挂载点
卸载磁盘用umount当你在这个磁盘中,会显示用户忙需要退出磁盘才可以卸载也可以使用umount -l +磁盘名
remount重新挂载
mount -o remount,rw /dev/sdb /dir/这个是举个列子。
第一列可以是用户名也可以是分区号, 第二列是挂载点,第三列是文件类型,第四列是默认值一般保存不变,第五列是是否备份0代表不备份,1代表备份,第二个0是设置优先级1代表检测2也是检测1的优先级要高。
mount +uuid +挂载点也可以挂在
6.手动增加swap空间
1.首先模拟一个虚拟磁盘
dd命令用来操作磁盘的可以读写磁盘,if是从哪里读,dev/zero Linux内核的到0器,of指定这些0到哪里去,bs=1M 指定快得大小,1*100就是/tmp/newdisk的大小,
创建好虚拟磁盘先进行格式化 命令mkswap 要加个f选项
之后用swapon加载到现有的swap,用free -m命令参看现有的swap,开始可能会提示不安全,之后更改一下权限就好了用chmod。
删除新建的的用swapoff命令之后就恢复原有的swap空间。
7.LVM讲解
在使用lvm之前先创建三个分区 文件类型为8e,创建好后用pvcreate来创建圈组,如果没有这个命令可以用yum来安装一下 yum instal -y lvm2。在不知道包名知道命令情况下 可以使用yum provide "/*/pvcreate"来查看lvm的包名发现是lvm2 之后就运行一下yum install -y lvm2就好了。
安装好之后,在运行pvcreate /dev/sdb1可能会报错,那是因为创建了分区并没有生成文件,需要运行一个partprobe命令才会生成文件。
这样圈组就创建好了,然后运行pvdisplay命令就能查看创建好的卷,还可以用pvs查看更直观。
可以用vgcrate来创建卷组 vgcreate +卷组名比如vg1 +磁盘名。用vgs查看卷组。vgremove移除卷组的命令。创建好卷组之后再创建逻辑卷lvcreate
L是给后面加上多少空间,创建好之后再格式化之后在挂载
扩容和缩容逻辑卷(ext4)
命令式lvsize -L后面跟新的磁盘大小,扩容前最好不要挂载
之后做一个检查磁盘错误的命令
更新逻辑卷的信息,为了识别更改之后的磁盘大小
对xfs文件进行扩容
先对磁盘进行格式化,要挂载才能执行,之后使用lvresize命令对磁盘进行扩容,之后在执行xfs_growfs 命令。xfs扩容和上面类似
8.小案例分析
在完成上面之后重启电脑发现有错误指示,那是因为我们在vi /etc/fstab里面加入了一行,对它才删除重启就好了。